(A)
江体函[2017]37号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江门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2017071号提案答复的函
谭文超委员:
您在政协第十三届江门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对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建议》(第2017071号)提案收悉,经综合各市(区)政府、市旅游局等会办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相关工作状况
体育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旅游是推进体育产业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体育+旅游”模式,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促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
(一)围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近年来,我市结合体育产业与旅游资源实际,大力培育体育旅游示范区(点),重点建设体育休闲旅游圈,着力创建广东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景区、线路和赛事。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和景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重点发展的体育旅游项目,丰富旅游产品中的运动休闲内涵,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推动侨乡江门旅游由观光游向健身休闲度假游转变。开平碉楼、古兜温泉、圭峰山等景区被评为广东省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此外,还形成了以台山川岛滨海体育旅游基地、那琴半岛地质海洋公园潮人径、海口埠古驿道体育旅游休闲区开展了帆船、赛艇、摩托艇、潜水、健步走、定向越野大赛等水上体育休闲和景区绿道、健身、娱乐休闲项目;在端芬镇、都斛镇、深井镇等地开设划水、皮划艇、漂流等水上运动项目。江门新会、鹤山武术资源丰富,蔡李佛、咏春拳、周家拳、太虚拳等,龙舞狮会拳传,独具侨乡特色,传播遍及亚、欧、美、非、澳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传播与发展,为数百万海外弟子所认同,借助每年大批外国弟子来江门侨乡武术寻宗探访,大力宣传侨乡江门形象,吸引国内外游客来侨乡观赛、观光和休闲。鹤山大力打造咏春文化品牌,通过举办“鹤山首届梁赞咏春文化节暨古劳水乡旅游嘉年华”,有效地提梁赞文化公园、梁赞故居及古劳水乡的知名度,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位于江海区的江中珠游艇会,举办帆船、摩托艇等外延体育赛事,多元化发展游艇旅游、捕鱼等健身休闲旅游。
(二)以赛促游,以游强赛。充分发挥各区市地域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一方面,支持各区市滨海、温泉、公路、森林、山川河流和传统体育品牌项目举办汽车越野赛、拉力赛、山地自行车赛、徒步穿越、登山、自然水域漂流、寻宗探访武术交流比赛、龙舟、定向越野大赛等特色赛事活动,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体育”的方式,从“定制赛事”端口组织了川岛海滨潮人径趣味徒步比赛。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举办新会睦洲镇石板沙环岛马拉松、大鳌镇环岛骑行活动,很好地将乡村游和体育运动融合一起,进一步促进旅游、体育、休闲的共同发展。
(三)着力推进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推动恩平泉林黄金小镇等发展基础较好、生态资源丰富的地区申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扶持社会组织开发户外运动项目的产业链服务,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卫生、旅游、传媒、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
1、打造体育特色小镇。恩平泉林黄金小镇,现为华南地区最大户外运动目的地,集原生态万泉湖景、水禾田温泉、自然森林氧吧,花林果海生态园、大型乐园、游艇探险、高尔夫练习场和度假地产等多元业态于一体。其与大河体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泉林景区的丰富资源,积极开发户外体育运动和旅游产品,集竞赛表演、体育健身、餐饮娱乐、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开发沿绿道、沿山体、沿古道、沿湖的山地户外休闲运动线路和体育旅游项目。举办了国际自行车速降邀请赛、越野丛林赛等一系列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不仅增加了景区的内容和吸引力,带动体育爱好者和游客数量的增长,而且有力推动我市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
2、建设中国侨都潮人径。充分利用现有公路、村道、林道、登山小道、田园小路等线路,配备道路指向标识、景物景点解说牌、休息设施、安全警示等配套设施,串联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古村落、田园风光等景观节点,形成具有侨乡特色的城乡慢行步行径系统。目前,全市已建成总长达1631.6公里潮人径,将碉楼、海岛、温泉、湿地、名山名刹、名人故居串珠成线,融合生态、旅游、运动和休闲等多种功能,成为我市体育旅游的特色拳头产品。为此,我市还推出《中国侨都潮人径导游APP》,编写了《中国侨都潮人径设计指引》准则,受到游客热捧,成为侨乡体育旅游的新热点。2016年,第四届中国侨都健走马拉松大赛,将三区四市各代表性绿道作为赛道,大力宣传中国侨都品牌和五邑天地,共吸引了10万人参赛。
3、发展南粤古驿道休闲旅游。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广东省体育局主办的2017年南粤古驿道“天翼高清杯”定向大赛暨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江门台山海口埠站)于5月23-24日在台山市端芬镇海口埠、梅家大院举行,参加活动的运动员、体验者、村民、群众近万人。我市以赛事为契机,设置了九人排球赛、五邑传统武术展示、江门历史文化图片展和特色农产品展示等多项活动,充分展示南粤古驿道台山示范段、“广府人出洋第一港”海口埠、银信博物馆、银信纪念柱等侨乡历史文化项目建设成果,让群众了解和保护侨乡历史文化,擦亮江门“中国侨都”的品牌,助推全市旅游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尽管我市在探索发展体育旅游产业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是,如同您在提案中所说,我市体育旅游总体供给不足、产品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并未形成品牌影响力及社会知名度,还处于入门和探索阶段。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努力在创新体制机制、培育市场主体、改善产业结构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动政策落地,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配套措施,特别是鼓励参与健身消费、推进体育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吸引社会力量投资体育、引进体育产业人才和促进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用足用好国家、省、市支持旅游产业、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经营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项目在扶持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联合市体育、旅游、文化等部门筹划组建市推进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协调小组,并建立协调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研究提出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体举措,搭建体育旅游宣传营销平台,促进体育产业与旅游经济发展。
(二)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旅游消费市场。不断推进“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我市的碉楼、海岛、温泉、湿地、名山名刹、名人故居、潮人径、绿道和体育旅游基地,进行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有意识地赋予体育旅游文化内涵。继续举办具有本地特色的健走马拉松、自行车骑行、龙舟、武术、沙滩排球、越野赛、赛艇、滑水等体育赛事活动,逐渐形成具有侨乡特色的体育活动品牌,加快品牌赛事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切实发挥体育特色优势和赛事的社会效益,积极承办国际男子九人排球邀请赛、中华龙舟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以拉动赛事经济发展体育产业、开展体育活动促进文化交流的方式为提升江门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有效实现体育与旅游事业的双赢。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手机APP等载体,大力宣传侨乡体育旅游,提升品牌价值;举办2017年“中国体育特色小镇”高峰论坛暨江门市体育产业研讨会;邀请有影响的新闻记者实地考察和体验,选聘一些国内外知名体育明星作为侨乡特色体育旅游产品的形象代言人,通过明星效应来提升我市体育旅游的声誉。在全力开展对外宣传促销工作的同时,深入开展体育旅游接待员工岗前培训、技能培训,提升全员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注重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做好参游者的接待服务工作。不断更新管理理念,进一步延伸特色化、个性化服务项目,满足不同游客需求,努力在地方特色餐饮、接待设施、安全管理、服务质量、特色项目、诚信经营上提升层次。
专此答复,感谢您对我市体育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江门市体育局
2017年7月4日
联系人:朱非白
联系电话:3270849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旅游局,蓬江区政府、江海区政府、新会区政府、鹤山市政府、台山市政府、开平市政府、恩平市政府
|